二维码 回到顶部
高延性混凝土产品介绍
发稿时间:2025-03-04 08:52:42 阅读:153

一、定义与组成

· 定义:高延性混凝土是基于微观力学的设计原理,以水泥、石英砂等为基体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,又称 “可弯曲的混凝土”。

· 组成:除水泥、硅灰、石英砂等基础材料外,关键核心材料是纤维,如聚丙烯粗纤维、聚乙烯醇纤维、聚丙烯微细纤维等。


二、特性

1、力学性能优越

·抗压及抗劈裂性能:在受压破坏试验和劈裂破坏试验中表现出较高韧性,构件破坏后二次加载仍能保持约 90% 的残余强度,在较大应缩变形 7% 时也具有良好的完整性。

· 抗弯曲性能:承受弯曲力时呈现挠度硬化特性,裂缝分散而细密,试件开裂后强度仍能维持,极限拉应变可达普通混凝土的 100 倍以上。

· 拉伸性能:拉伸时出现应变硬化特性,拉伸性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 50-200 倍,有效提高结构在受拉时的稳定性。

· 高延性和高韧性:在受力尤其是承受拉力、压力或弯曲力时,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且不会很快破坏,能像钢材一样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而不断裂;同时,在受力过程中吸收大量能量的能力很强,可通过内部结构调整、裂缝的缓慢发展等来吸收能量并持续承载。

2、耐久性好

· 抗渗性:能有效阻挡有害离子进入混凝土内部,保护内部材料不被腐蚀,如在含氯离子的环境中,可防止钢筋锈蚀,保证混凝土结构长期良好运行。

· 抗冻性:在寒冷地区能良好地抵抗冻融循环带来的损害,内部结构在严寒天气下冻融交替也不易松散瓦解。

· 耐腐蚀性:在化工环境或海洋环境中,能抵抗酸碱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,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。

· 具有自愈合能力:当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后,在自身材料内部的化学反应或相关物理机制下,会自动对微裂缝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复,堵塞裂缝通道,提高构件在复杂环境下的耐久性,减少维护成本和周期。

· 良好的环保性能:从原材料角度看,一方面可更精准地利用水泥等传统材料,避免浪费,另一方面制作过程可利用部分工业废料和矿物质,如掺入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,减少对天然原材料过度开采的依赖,同时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;在建筑物使用阶段,其良好的保温隔热、隔音效果等,可以减少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。


三、应用领域

1、建筑加固与修复:在砌体结构表面压抹高延性混凝土面层,可与砌体结构成为整体共同受力,利用其高韧性、高强度、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来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力、延性和抗裂性能,广泛应用于老旧小区改造、中小学宿舍加固等项目。

2、路桥工程:用于桥梁加固、桥面铺装以及路基加固,能够增强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,减少因车辆荷载和自然环境因素引起的损伤,其良好的耐久性也使得路桥工程可长期保持优良性能。

3、隧道工程:在隧道衬砌和加固方面表现出色,能够抵抗地下水侵蚀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,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稳定。

4、防护工程:可用于构建防护墙、护坡等结构,以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,如军事设施、核设施等需要高防护性能的工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5、预制构件:用于生产预制板、预制梁等预制构件,这些构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,能够满足各种建筑需求。